2016年第2期:武汉大学着力“三个关键”扎实推进定点扶贫工作
来源:党政办公室  发布日期:2016-09-28

 

 

 

(第二期)

武汉大学党政办公室编印                                                      二○一六年三月十六日

 

 

 

 

武汉大学着力“三个关键”扎实推进定点扶贫工作

 

武汉大学与湖北省恩施市、孝感市大悟县建立定点扶贫结对关系以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健全机制、完善设施、聚焦民生,取得良好效果。

建全工作机制,聚关键之力。一是学校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聚集全校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等多方面资源,定期研究、部署扶贫工作,明确扶贫目标、重点领域和工作思路,制定了扶贫攻坚时间表。二是健全沟通合作机制,党政领导多次交流、互访,学校职能部门、学院与帮扶地相关单位建立合作机制,师生服务团队与帮扶地基层单位建立了定点服务关系;建全了工作队机制,实现常态化驻点,近三年,学校共派出干部16批次,在恩施市和大悟县开展定点扶贫,着力上下协同,做好帮扶工作。

完善基础设施,解关键之难。学校把定点扶贫工作重点放在解决当地老百姓最直接受益、最盼望解决的基础设施建设上。一是着力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在大悟县累计完成18口塘堰的改扩建工程任务,可蓄水15.3万方,可灌溉农田2400亩,有效保障了农业生产;完成大量排污沟渠清理和硬化,建成垃圾池、公厕等设施30余处,筹资40余万元,用于购买环卫设备,累计植树6万余株,美化了当地村庄环境。二是着力教育卫生基础设施。为恩施市第一中学提供对口支持经费160万元用于学校信息化建设,促进该校高效课堂建设和新课改;为恩施市小渡船社区卫生院提供对口支持经费40万元用于医疗器械的更新和基础设施的维护,有效改善了社区居民的医疗环境。

聚焦民生项目,显关键之效。一是开展民生帮扶,先后组织武汉大学附属医院数百名专家为数千名扶贫地村民进行义诊,并免费提供价值近10万元的药品;先后帮扶价值近150万元的电脑、文具、书籍、文体器材等,另外投入近100万元以多种形式帮扶困难群众和留守儿童。二是开展智力帮扶,投入50万元为恩施市援建“魔法教室”,并派驻127名志愿者到当地为魔法教室的学生授课,授课时长4700个课时,为农村小学的综合素质教育做出了贡献。邀请高校、政府、企业等各方面专家为多个驻点村制定环境整治和经济、旅游发展规划,通过在定点扶贫基层单位设立支教点、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举办武汉大学智力帮扶系列讲座、青年训练营等活动,提升当地农民脱贫致富能力。(党政办公室 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办公室)

 

 

 

 

 

 

送:全体校领导

发:全校各单位

责编:彭蛟              校对:王业高         打印:阮芳  (共印:3份)

 

关闭

Copyright 2014 亚洲版bet365asia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查号台:027-68755114 旧版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