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单位
获奖者
成果名称
获奖等级
1
法学院
冯果
社会变迁视野下的金融法理论与实践
一等奖
2
经管院
马颖
发展经济学前沿理论研究
3
历史学院
陈伟
秦简牍合集
4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曙光
中国模式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系列论文)
5
哲学院
李佃来
马克思政治哲学综合研究(系列论文)
6
段德智
新中国宗教工作史
7
邹元江
论意象与非对象化
8
政管院
吕普生
纯公共物品供给模式研究——以中国义务教育为例
二等奖
9
陈晓枫
中国宪法文化研究
10
胡鸿
秦汉帝国扩张的制约因素及突破口
11
徐少华
邓国铜器综考
12
冯天瑜
中国文化生成史
13
梅荣政
谈谈宪政问题
14
袁银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研究
15
江春
利率平价及实际利率平价(国际费雪效应)的实证检验(系列论文)
16
叶永刚
2014中国与全球金融风险发展报告
17
潘敏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基于银行业特征的研究
18
陈继勇
流动性、资产价格波动的隐含信息和货币政策选择——基于中国股票市场与房地产市场的实证分析
19
郑君君
非对称信息下不同阶段风险投资决策研究
20
信管院
王晓光
Analyzing evolution of research topics with NEViewer: a new method based on dynamic co-word networks
21
新闻院
周翔
传播学内容分析研究与应用
22
文学院
王兆鹏
宋代文学传播探原
23
邱均平
知识计量学
24
胡昌平
创新型国家的信息服务与保障研究
25
程芸
元明清戏曲考论
26
吴丹
多语言网络学术信息挖据与检索
27
钟书林
敦煌文研究与校注
28
陆伟
学术文本的结构功能识别与检索建模研究(系列论文)
29
李志
马克思的个人概念
30
陶德麟
略论文化建设中的传承与借鉴
31
何其生
国际商事仲裁司法审查中的公共政策
三等奖
32
崔晓静
国际税收行政合作的新发展及其法律问题研究
33
李和中
地方政府党风廉政建设评价案例研究
34
马克昌
百罪通论
35
林莉红
行政法治的理想与现实——《行政诉讼法》实施状况实证研究报告
36
刘再起
市场化进程中地方政府经济行为模式与经济增长研究(系列论文)
37
马理
金融危机中的货币银行理论与实践创新(系列论文)
38
魏斌
古人堤简牍与东汉武陵蛮
39
李少军
全面抗战前日本对长江流域的军事扩张 (系列论文)
40
谢国荣
美国联邦调查局对民权组织的监控——以学生非暴力协调委员会为中心
41
谢贵安
“实录研究书系”(系列丛书)
42
杨威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学研究(系列论文)
43
何萍
如何书写1949年以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系列论文)
44
吴先明
将跨国并购作为技术追赶的杠杆:动态能力视角
45
李青原
宏观经济政策与公司财务与会计行为(系列论文)
46
邓大松
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47
陈立敏
国际竞争力与出口竞争力的对比研究及指标设计 ——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分析
48
卫武
企业的可见性和脆弱性有助于提升对利益相关者压力的认知及其反应吗?
49
中部院
王磊
Forging Growth by Governing the Market in Reform-era Urban China (改革时期城市发展进程中的政府与市场)
50
李燕萍
新生代员工工作价值观及其作用研究(系列论文)
51
陈刚
“不确定性”的沟通:“转基因论争”传播的议题竞争、话语秩序与媒介的知识再生产
52
陈水云
唐宋词统与清代词学的建构
53
金宏宇
文本周边——中国现代文学副文本研究
54
李明杰
中国古代图书著作权研究
55
谭新红
词学研究
56
高文强
佛学东渐与六朝文学之嬗变研究(系列论文)
57
单波
新闻传播学的学术想象与教育反思
58
李建中
《體:中国文论元关键词解诠》
59
陈国恩
中国“自由”派文学的流变
60
廖秉宜
中国广告产业发展与创新研究(系列论文)
61
查先进
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关联度对易用性和有用性转移的调节效果研究(系列论文)
62
孙永强
成本收益权衡视角下的交易型虚拟社区知识贡献者满意度研究
63
学报
叶娟丽
中国大学学报:制度变迁与路径选择
64
健康学院
王培刚
个体社会资本量表16和个体社会资本量表8的信度和效度:两种简明调查研究工具
65
李维武
20世纪中国儒学史研究(系列论文)
66
范如国
复杂网络结构范型下的社会治理协同创新
67
游士兵
高校协同创新中交叉学科发展路径探索
68
鲁小俊
清代书院课艺考述
69
教科院
王传毅
差异与协调:我国研究生教育之区域结构
70
李保强
教师责任范畴:内涵、外延及其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