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为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加强湖北省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吸引、遴选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形成一批优秀创新团队,省教育厅决定实施“楚天学者计划”,支持高等学校聘任楚天学者。
“楚天学者计划”由楚天特聘教授、楚天讲座教授和楚天学子三个层次组成。
楚天学者实行岗位聘任制。坚持按需设岗、公开招聘、专家评审、择优聘任、合同管理,实现设岗、选人和做事的有机统一。
“楚天学者计划” 面向海外候选人、新近(原则上一年内)回国人员和省外拟引进人才。在全省每年招聘讲座教授10名、特聘教授40名(其中主讲教授10名)、楚天学子50名,聘期为五年。楚天学者在聘期内享受楚天学者经费资助。
招聘学科
学科门类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大学科门类,同时鼓励不同学科新领域、新方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
招聘条件
1.热心为聘任学校服务,科学道德高尚,学风严谨,为人正派,富于合作精神。
2.在国外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一般应担任高水平大学副教授及以上职位或其他相应职位。
3.学术造诣高深,在国际上本学科领域具有重大影响,取得国际公认的重大成就。
4.保证聘期内每年在武汉大学工作2个月以上。
提供待遇
1.薪酬标准为每人每月人民币1.5万元(学校和教育厅各承担50%,根据在校实际工作时间支付)。
2.学校提供短期公寓住房,物业费、房租及水电费等个人费用自理。
3.每年提供一次探亲往返旅费。
4.提供必要的实验用房和仪器设备。
申请评审程序(流程图链接)
(一)个人申请
校外应聘者先提供一份个人简历(CV,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学习和工作经历、主要学术成就、承担科研项目情况、发表文章目录、专利及获奖情况等),发送至 whurcb@whu.edu.cn或相关院系(联系方式链接)。应聘者与院系、学校达成引进意向,正式被推荐申报时,即按要求准备材料(材料要求附后)。
(二)院系(单位)评审
院系(单位)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初步审核,对申请人进行面试。组织同行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同行专家评审委员会一般由7位以上在本学科领域学术造诣高深的知名专家组成,其中本校以外的专家不少于一半。召开教授委员会会议、专业技术职务分聘任委员会会议、党政联席会议评议,并将推荐人选个人申请材料和单位评审材料报人事部。
(三)学校评审
学校人事部对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核,并组织学科专家组会议进行评审,拟定学校推荐人选并上报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将推荐人选及其材料上报省教育厅。
(四)教育厅评审、公示、发文
省教育厅组织“楚天学者计划”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对评审通过的拟聘人选进行公示,公示期一般为两周。公示期结束无异议的,教育厅发文予以确认。
(五)签订合同
我校与入选者签订聘任合同及工作任务书,并报教育厅备案。
申请材料(具体材料要求以当年申报通知为准,各单位将协助申报人共同准备):
(一)《“楚天学者”候选人基本情况登记表》(Excel格式,A4纸型打印);
(二)《“楚天学者”候选人综合材料一览表》(Word格式,A3纸型打印);
(三)《“楚天学者”候选人推荐表》(Word格式,A4纸型打印);
(四)附件材料(PDF格式,A4型纸装订,一式1份,严格按照以下顺序装订成册):
1.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2.任职资格证书、聘书复印件;
3.国外任职或在国内担任重要职务的任职证明;
4.获奖证书和其他相关证书复印件;
5.教学情况证明材料;
6.SCI、EI、SSCI、CSSCI收录论文的检索报告(须国家认定权威检索机构盖章),报告含有影响因子、他引次数等指标;
7.近五年科研成果材料复印件;
8.在国际学术交流会上担任职务的证明以及作大会报告、特邀报告的邀请信或通知书复印件。
1-3项申报表格可在人事部网站下载。以上4项材料须提交纸质版和电子版各1份。电子材料要严格与纸质材料相对应。